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23节(1 / 2)





  有些事不是非要弄个清楚明白,所以没有人问起太子为什么没有去西北,只夸赞了太子运筹帷幄,将一场危及国本的动乱扼杀在了最开始的时候。

  听着朝臣对太子的夸赞,皇帝斜眼睨了了睨叶桓,心头一叹。

  有些时候真不怪他宠爱太子,谁叫其他儿子太笨了,他敢肯定,这场逼宫若让叶桓来做结果肯定不一样。

  “昨晚上的事全权交给太子处理,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从旁协助。”

  “是!”

  一个官员想起一件事,迟疑着开口,“不知西北边境?”

  皇帝道,“那边有端王处理,不必担忧。”

  端王不是在大理寺关着的吗?众人面面相觑,传出端王派人行刺太子时是两个多月前的事,那时候太子就开始布局了吗?

  皇帝没有解释端王的事,太子温声道,“端王不曾派杀手行刺过我。”

  一句话便说清楚了前因后果,众人心想,有这样的太子在,安王庆王之流能逼宫成功就怪了。

  不怪安王庆王作死,全怪太子太聪明。

  议完政事,一个官员向皇帝提议立即回京城,出了逼宫这样的大事,自然得先回京城比较好。

  皇帝不假思索的道,“不用,京城太热了,等进了八月再回京。”

  闻言众人心说难道去年来了行宫避暑?

  他们一点也不惊讶,皇帝回来行宫避暑的原因他们都有所听闻,现在才七月,至少还要一个来月天气才会凉爽下来,以皇帝对太子妃的宠爱,会回京才怪了。

  小朝散后,叶桓往行宫后宫走去。

  早上为了赶来行宫没有陪殷长欢用早膳,但他也实在是想殷长欢了,与殷长欢约好了午膳去郑太后的宫里用。

  “太子留步。”

  叶桓转身,是宁郡王和英郡王,宁郡王依然是一身的书生气,和以前别无二样,英郡王则不然,和以前的他相比,现在的他在面对叶桓时多了一分恭敬。

  英郡王并不觉得有什么丢脸的,识时务者为俊杰,他算是看明白了,要想将叶桓拉下马,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,既然如此,不如主动跟太子示好,就像端王那样。

  英郡王在心里骂了几句端王心机深沉,面上却笑呵呵的对叶桓道,“我们兄弟也有好久不见,不如去皇弟那喝一杯如何?”

  “今日不行,”叶桓容色没有一丝变化,既没有因为以前英郡王派人刺杀他而盛怒,也没有因为现在英郡王主动示好而嘲讽,“我要陪慈宁太后和长欢用午膳。”

  若是以前英郡王必然大怒,但今天他笑得非常真诚,“是皇弟想差了,你和太子妃也好久不见,是该好好陪一陪她,女子孕育子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我们当男人的不能与之分担,多陪陪她们关心关心她们也是好的。”

  英郡王这个人没有大智慧但却有些小聪明,知道叶桓看重殷长欢便故意说这种话,果不其然,刚刚还冷冷淡淡的叶桓露出浅浅笑意,“七弟所言极是。”

  目送叶桓走远,宁郡王和英郡王一起出行宫。

  英郡王扭头看着宁郡王,语气讥讽,“没想到大哥倒是藏的深。”

  幸好不是对付他,不然他坟头的草怕是都要有一丈高了。

  宁郡王淡淡一笑,微风拂过,吹起他鬓间的一缕碎发,气质淡雅如菊,仿佛对安王庆王的事半点不在意。

  英郡王心头嗤了声,谁不知道谁,他以前是不知道傅宁也有争位的意思,但自从傅宁被封为宁郡王入朝做事,他要是还没有察觉他就不配当个王爷了。

  马车停在行宫门口,分开前英郡王忽然笑了笑,意味深长的对宁郡王说,“知人知面不知心,这人啊,还是要有点自知之明,你说是不是,三哥?”

  宁郡王皱眉,不解的问,“七弟什么意思?”

  英郡王一笑,“没什么意思,就感慨一下而已。”

  言罢他便上了马车,留下宁郡王一人,马车嘚嘚的走远,宁郡王眸光闪了闪,坐车离开。

  皇帝在得知叶桓去了郑太后的宫里用午膳后他也去了,半路上碰到了赵太后。

  这条路是通往郑太后的宫殿,皇帝疑惑的问赵太后,“母后这是去哪?”

  天气太热,赵太后热得心焦,朝皇帝翻了个白眼,没好气的道,“走这条路你说哀家能去哪?”

  皇帝揉了揉鼻子,不就问一下吗,这么大脾气做什么。

  两人一起往郑太后的宫殿走去,皇帝随口道,“昨晚上的事惊到母后了吧。”

  “没惊到,”赵太后扇着扇子,“就是一辆马车有点挤,下次能不能多安排两辆马车。”

  “马车?”皇帝茫然,“什么马车?”

  赵太后一听这话也懵了,“不是你让太子派人来接哀家的吗?”

  “没有啊,朕没有让太子来接您。”他和太子早有安排,自信不会波及到两个太后以及长欢,所以皇帝并没有将郑太后等人送出行宫的打算。

  皇帝这话刚一说完,赵太后的脸色就沉了下来,嘲讽道,“合着太子还比你更能想到哀家。”

  皇帝:……

  他们明明说好让她们待在宫里就行了,太子怎么能不告诉他就将她们送出了行宫。

  皇帝有种被太子算计了的感觉,他终于能体会到昨晚上安王庆王看见太子时的心情了。

  叶桓发现皇帝对他眉毛不是眉毛,眼睛不是眼睛的,言语间多有嘲讽,明显得郑太后几人都看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