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七十六章 雷法(2 / 2)

“那你身上还有没有了?”钟魁问。

“没有了!”道士道。

“姓名,来历,出身?”

“我叫白晓天,还没有正式授箓,我师父就仙逝了,他老人家是神霄派第三十五代掌教逍遥子!”

神霄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,产生于北宋末,流行于南宋至元明。其创始人之一的林灵素,曾受宋徽宗的宠幸,宋徽宗颇为推崇神霄派,并自号“教主道君皇帝”。

神霄派主要修习五雷符,号称此法可役鬼神,致雷雨,除害免灾。“神霄”之名,来源于《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》。该经根据古代天有“九霄”、“九重”之说,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“神霄”,因而得名神霄派,这个名字相当的高大上。

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、天人感应与内外合一说。谓天与我同体,人之精神与天时、阴阳五行一脉相通,此感必彼应;而其基础又在于行法者平时的内修,行法者内修功行深厚,风云雷雨可随召而至。

这一世,钟魁闲暇时,也曾不少道家经典,至今仍然对这些神话般的事情心存敬畏之心,否则无法解释他穿越时空的事实。只是在内心之中,他仍存怀疑之心,要么是古人夸大其辞,要么就是有人装神弄鬼,有这本事,还有得着坦克大炮吗?

至少眼前的这位白晓天,虽穿着道袍,却连正式道士都不是,他方才所施展的雷法,不过是土制炸弹,真让人笑掉大牙!

那神霄派曾经盛极一时,如今看来恐怕连个传承都要断了,惨淡维持着。

“那么你这一派,还有别人吗?”钟魁问。

“应该没有了,反正我师父没有师兄弟,他只收我这一个徒弟。”

白晓天不不得硬着头皮说道,眼前的少年,给他的精神压力实在太大。

钟魁收回搭在他肩上的手,白晓天这才长舒了一口气,后背已经湿透了,山风吹过,忍不住打了个冷颤。

望月观破败不堪,白晓天在观内一段残存的石墙边,搭了个窝棚,一灶一锅,一瓢一碗而已。

倒是十几本道家经典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起,看样子,这些书籍被主人翻阅过无数次。

钟魁暗暗点头,他瞧白晓天此前言行并非没有见识之人,像他这样的大好青年,却甘于清贫,躲在深山中苦修,在如今这个年代,实属难得。

至少,扪心自问,钟魁是做不到的,即便必须要在深山老林里清修,他也一定会把自己弄的舒舒服服的。

不过,有道是,我心安处便是道场,只是有做到这样的人,极少。

“前辈……”

钟魁打断了他的话,自嘲道:“我算什么前辈,只不过比你有个高明点的师父而已。”

达者为先,钟魁的实力在白晓天看来,已经是超乎他想像的存在,无异于天人,反而让白晓天更加坚定起求道修行之心。

钟魁又道:

“认识我的人,叫我魁哥。白道友,你我道友相称吧,我姓钟,也算是道家子弟。”

虽然心理年龄,也有三十好几了,但事实上钟魁被人称做魁哥,感觉像是黑社会,始作俑者是锦毛鼠老崔,他看香江电影里黑道大哥都这么叫,觉得这么叫很有派头,然后沈浩等人也跟着叫了。

“是,钟道友。”白晓天看着眼前少年,觉得叫前辈也有些别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