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一百零二章 有些不对劲(1 / 2)

第一百零二章 有些不对劲

“小郁,你要是想要那个洋山建筑,可要抓紧一点了。虽然没人收购那个公司,可洋山市委书记老包可能等不及了,想在退下去之前把洋山建筑这个问题解决掉。我了解到一些消息,老包最近正准备让洋山建筑申请政策性关闭破产。不过,你知道,这方面我不大插的上手,了解的不多。”唐远强想了想继续说道。

“政策性关闭破产。”陈郁沉吟了一下,这个他知道,是支持国企改革的一项政策。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中规定的有点不同,按照这个方式破产的国企,破产时清算出的资产会首先用于安置失业和下岗职工,而不是清偿银行债务。

至于企业所欠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务,则由政府与银行进行核销,基本上算是政府付账买单了。

“唐凯没和我讲起过这事啊。”陈郁有些奇怪,按理说洋山建筑有什么动作的话,他应该会得到消息的。

“可能他那一级的还不了解情况吧,估计现在只是洋山市委中在讨论。”

陈郁点了点头,他觉得只要江南集团的人一过去,和洋山市那边一接触,这个政策性破产的方案肯定就得被推翻了。

对于洋山市委书记包维生来说,解决了洋山建筑的问题是他的功绩。但是申请破产,把洋山建筑这样一个曾经有过辉煌的企业搞没了,面子上怎么都不会太好看的。

两者相权,有冤大头肯接下这个基本上资不抵债的公司,无疑是最好的结果。

要说陈郁怎么就看上这个洋山建筑了呢,其实还得从洋山建筑的历史说起。

洋山建筑的最前身是中铁29局,是在上世纪由铁道兵部[7组建的。经过几十年的运营,创下了不少丰功伟绩。但是在世纪末的时候,本着资源优化地原则,中铁总公司对下属几个规模相对较小。业务量也比较少的属局进行裁撤,拆分重组,29局就在裁撤之>

在大量的良性资源划归其他属局之后,剩下壳子的29局;>一个规模远小于当初的建筑公司,划归地方管辖,就是现在的洋山建筑。

陈郁要地就是“前中铁29局”这个称呼。虽然辉煌不再,而且现在已经垂垂老矣,但在陈郁看来,到他的手里之后,洋山建筑再次焕发青春,不是一件难事。在别人手里没什么用的“前中铁29局”,在他的手里就可以成为一种筹码。陈郁觉得在洋山建筑回复实力之后,在争取一些大的工程时。这个筹码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。

陈郁相信,无论是在国资委还是在铁道部,都会有一些大佬对当年的中铁29局存有感情。甚至于现在这个洋山建筑都在他们的视线之内。凭陈郁的面子,再加上这个噱头,揽下一些工程,会相对容易地多。

当洋山建筑回复当年那种铁路公路工程承包特级资质之后,以前中铁29局的身份,足以在承包工程中,挤掉很多竞争的公司。

洋山建筑是一家有无数工程经验,有历史,有功绩地公司。在陈郁看来。这个噱头好使啊。当然,到时候就不叫洋山建筑了,应该叫江南建筑才对。

至于这是不是陈郁的意淫,将来会不会按照他想的发展,现在先不考虑。洋山建筑现在欠了一堆债,处于破产边缘倒是真格的。

洋山建筑现在这个样子也是有很多原因的,体制不健全,不能适应市场经济。经营不善,地方上竞争激烈等等都可以导致导致洋山建筑的衰落。现在陈郁就算接到手里,重组也得费很大力气。

不过陈郁不在乎,他愿意赔钱买下洋山建筑就不会考虑那么多,他的目光是放在将来的。要不然,洋山建筑真是块摆在明面上的香饽饽地话,还不早叫z省或者宁市的恶狼给分吃了。

“我会尽快赶到洋山市处理,如果洋山市或者宁市这边对洋山建筑有什么动作的话,还请唐伯伯及时通知我。”

“那当然,呵呵。”

陈郁和唐远强就宁市和洋山市的一些情况交换了一些意见。一直聊到晚上10点多才离开。

本来唐父唐母是要留陈郁住在唐家的,可陈郁想想拒绝了,还是去了金海湾酒店。

留在唐家的话陈郁觉得没个说法,有些不自在,还不如去酒店抱着枕头睡舒坦。

第二天一早,田信过来和陈郁打个招呼,就带着江南集团的人赶去了洋山市,先一步就并购洋山建筑的问题和洋山方面进行接触。

陈郁在酒店待了一上午,就觉得自己留在这里是个错误,无事可作啊,不如一起去洋山市了呢。可想想去了洋

己一样是没事,这可把他难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