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64章苏杭(1 / 2)





  “陛下,你抱了好大一会了,我抱着睡吧!”

  “有容,这里已经是大运河上,你可不能再称呼我为陛下了。”

  “那怎么称呼,总不能直接喊名字。”

  “叫夫君就好,朕…我再抱一会义阳,她刚刚睡,还没睡老实。”

  船在大运河上行的很慢,有时候为了避让船只,也会在大运河做短暂停留。

  李治就站在船头,看大运河上商船往来如织,好不热闹。

  这条大运河修通以后,南北的交通,倒是越来越依赖这里,走水路的话,运输的成本会下降许多,而且水路上的船只,承载的货物可是陆地上马车不能相比的。

  这让大运河的商业日渐兴盛起来,到了此时,大运河沿途已经有许多城镇因为大运河而兴起,各地水路交通要道,城镇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仿佛雨后春笋一般出现。

  为了服务运河上的客商,甚至这运河里都衍生出一种专门用于服务的船只,至于什么船,个人心中体悟。

  也难怪后来的一位诗人会说。

  尽道隋忘为此河,至今千里赖通波。

  当年隋为此河而亡,到了现在,不到百年,这条运河的繁盛已经见证了当年炀帝的英明。

  李治算是受益者,至少现在下江南不用受车马之苦,若真是坐马车,都不敢抱着小公主前来,车马会颠簸的极为厉害。

  白日行船,晚上或者在船上睡,或者到岸边的客栈留宿,甚至可以到运河中那些做特殊服务的船上夜宿,当然,银子够的话。

  交通便利,引来的是两岸的极速繁荣,也加快南北运输的效率。

  几日以后,大船已经到了苏杭之地,正是烟花三月时节,到处莺歌燕舞景象,不过空中总有让人觉得纷扰的柳絮飞舞。

  上岸之后,李治和淑妃只带了两个伴做丫鬟的宫女,自然是最受信任的心若和月儿。淑妃抱着小公主,一个富贵人家三人组的组合。

  在这里随便找了一家上档次的客栈,李治要了最好的上房两间。

  “有容,好像来的不是很巧。”

  “夫君,怎么会如此说?”

  “没赶上烟雨啊!”

  “幸亏没赶上,夫君可能不知道这江南的雨,有时候一下就不带晴的,最怕就是一下数月那种。以前有容遇到过几次,家里的木家具都生了一层霉斑。”

  “真有那么严重,那岂不是家中都能种蘑菇了。”

  “哪里会长出蘑菇,夫君就会瞎说。”

  李治闲暇时,就带了一个侍女,到下方的大堂坐坐,到了饭时,这里基本不会有空位,江南富庶,最富莫过苏杭。

  到了这里,李治算是深有体会,此时坐的地方,就可以看到街上人流往来如梭,店中几桌人都在谈论各种事情,李治听了一阵,莫过几个方向。

  科举,经商,吏治,此时的普通百姓,是可以谈一些边缘国事的,朝廷对此管的不严,甚至可以说很是开放。

  盛唐一代,风气开放,可不仅仅指某个方面,而是各个方面。

  经历了南北朝,隋朝和唐初期这些动荡年代,此时国家稳定,吏治清明,百姓基本可以安居乐业。

  李治听他们谈论,用手不自觉敲打了一下桌子边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