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国宝级学渣[娱乐圈]第70节(1 / 2)





  说完挂断电话。

  不久后,程迟音敲完稿子最后一个字,于广平的电话也打过来了:“联系到一个教育领域的大佬,赵禾源,主攻物理这块,粉丝数破百万,影响力挺大的。他说要先看看稿再说。”

  程迟音没急着把稿发过去,搜了搜这个人,确定他和工大没有相关联系后才回复:“好。”

  稿子发过去没过多久,于广平发条消息过来:“对方要先核实。他说如果稿件内所描述的情况都是真的,免费帮你发稿。”

  程迟音先是一怔,而后轻轻嗯了一声。

  当晚,程迟音登上回吴城剧组的飞机。

  与此同时,赵禾源经过多方核实后,确定程迟音给的稿件内容完全与事实相符,在晚上八点这个流量很大的时间段发布了程迟音所写的这篇稿子。

  《拼成绩还是守底线——从k9玻璃参数谈起》

  文章从实践操作时长和精度实现可行性两方面,详细分析了此次物理决赛中,由工大负责出题的实验试卷具有很大的缺陷和不合理性。

  若只是到这里,大家批评一番骂一骂也就算了。毕竟考都考了,题目再有缺陷,命题人水平再不行,也只能下一年吸取教训,争取出个好卷子。

  但文章话题一转,文风变得犀利起来。

  斥责命题人鼓励学生编造数据,鼓励学术不端:你一张根本没可能做完的实验试卷,学生想要获得更好的成绩无可厚非,所以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编造数据,这不是主办方在鼓励学术不端是什么?

  文章末尾,抛出最后一个重磅信息点:东道主优势是规则给予主办方的权利,那么工大——此次的主办方,到底将这种权利行使到了什么地步?

  工大有没有凭借着对题目的调整,为部分学生行便利?k9型号的玻璃参数,在这次实验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。

  这篇稿子在cpho决赛分数公布前夕发出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
  赵禾源是物理领域很有影响力的大号,参与物理竞赛的选手基本都有关注他。

  选手们本就对这次竞赛的实验环节不满,从赵禾源话里得知实验有内情有黑幕,这种不满登时转化成愤怒。

  热度发酵,迅速在整个竞赛圈子传播开来。

  竞赛不公的话题几乎每年都有,但大部分都没能闹出什么水花来,那些处于灰色地带的东西并不好定性,又牵扯到多方利益,大多数时候骂了也就骂了,你们骂你们的,主办方就当没听见。

  这一次的工大也保持着这样的态度。

  在全部阅卷完毕后,照常举办颁奖典礼。

  满怀愤怒的参赛选手们走进工大礼堂坐下,冷眼看着文艺汇演后,主办方负责人走上台,笑容满面宣布颁奖开始。

  公布金银铜奖牌和集训队名单前,先是三个单项奖的颁布。

  总分最高分、理论最高分、实验最高分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选拔|出来的国家队成员

  被口口了,修改了一下

  阿晋的口口有着让正常词汇变污的魔力

  第52章

  主持人走上台,用热情激昂的声音宣布:

  “单项奖-总分最高分获得者,来自明远高中的程迟音同学。”

  “单项奖-实验最高分获得者,来自工大附中的祁锦锋同学。”

  “单项奖-理论最高分获得者,来自明远高中的程迟音同学。”

  底下的竞赛生们听到三项单项奖得主全部是东道主省份的,一阵嘘声倒喝彩起来。

  他们已经知道有黑幕。

  这次的实验试题所涉及的仪器参数,作为东道主省份的学生有渠道提前得知,那几个工大附中学生作为直接的工大下属学校,毫无疑问是利益既得者。

  至于同省份的其他选手,还不能确定。

  程迟音也是东道主省份的,在场的竞赛生们见她直接拿到两项单项奖,不得不怀疑既得利益者中是不是也包括她。

  主持人受到上面叮嘱,提前做好了应对倒喝彩这种情况的心理准备,面不改色拿着话筒继续说道:“请两位单项奖得主上台领奖。”

  名叫祁锦锋的工大附中学生走上台,嘘声更大起来。

  主持人等了会儿,见程迟音迟迟没上来,尴尬地笑笑:“另一位同学可能还没到,没关系,咱们继续下面的环节。”

  祁锦锋在一片嘘声中脸挂不住,赶紧下去了。

  至于程迟音,她考完试就溜了,压根没想领这个奖。

  接下来是金银铜奖的颁发。

  主持人有些压不住场,额头上冒汗,匆匆加快颁奖流程。

  工大附中的几个学生,几乎人手一个金牌。

  等金银铜奖颁发完,所有竞赛生坐在位子上沉默地看着台上。

  比金牌更重要的,是进入国家集训队。

  代表国家在国际赛场上发光发热,那是所有竞赛生的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