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入室操戈(2 / 2)


毕竟这种事,浩然天下的礼圣不说什么,十万大山的之祠不作计较,就是谁说什么是什么。

真无敌,本就是别人给的绰号。是不是真无敌,余斗也懒得多说什么。

高孤在内三人身死道消,就此彻底陨落。

唯有吴霜降凭借独特的合道之法,悄然重返十四境。走了趟落魄山,再赶来此地赴约。

其实严格意义上,那场前无古人的恢弘问道,还是四人皆死的结果,无一生还。

只说吴霜降那四把仙兵品秩的仿制“仙剑”,全部跌了品秩,其中“太白”“天真”两把降为半仙兵,其余两把仿剑“道藏”“万法”更是跌为法宝。

由此可见,那一战的惨烈,余斗的道力之高。

道士高孤是要报仇雪恨,僧人姜休自有所求,剑修宝鳞是一心求死久矣。

兵家出身的吴霜降是要让一座青冥天下掀开乱世的序幕,借此涨道力、增道行,有朝一日,名正言顺,境界更上一层楼。

既然天下苦余斗久矣,那就让余斗跟白玉京一并成为老黄历。南边联袂出现一位青衫长褂布鞋的中年文士,和一位眉心红痣的俊美少年,两者相距较远,分别祭出了一座小天地,山水相依,分别住持大阵,各作东道主。归

功于夜航船一役跟吴霜降的那场架,崔东山跟姜尚真两个出了名的多宝童子,互通有无,以物易物,置换法宝二三十件,为各自大阵添砖加瓦,查漏补缺。

西方,郑居中最后一个现身,双脚落地。一人身负三种截然不同的道气。

他们有意无意,刚好形成一个包围圈,困住姜赦这位兵家初祖。

姜尚真望向那位郑城主,内心惊叹不已,人比人气死人,真有人可以做成真身阴神阳神三个十四境的壮举?

崔东山以心声问道:“周首席,瞧出门道没?”

姜尚真说道:“儒生意味与道家气,看得比较真切,第三股道意,不好确定。”

崔东山笑道:“谁跟兵家最不对付,大道不合?”

姜尚真恍然道:“原来是农家。难怪郑先生要脚踩实地。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郑先生一到场,就与姜赦直接起了大道之争?”

不愧是白帝城郑居中,跟人干架从不撂狠话,更像市井斗殴的愣头青,才照面,冲上去就是一刀子,先捅为敬。

崔东山环顾四周,一边查探天地灵气分量,一边嘿嘿说道:“周首席你很可以啊,就仨问题,凭本事答错了两个。要是我不提醒,还不得全错。”“儒家追求修齐治平,照理说是肯定不喜欢打仗的,毕竟世道一乱,就是教化无方。但是如果稍稍多看几本史书,就会清楚一点,喜好轻言战争的就两类人,一个是好大喜功的皇帝,一个是从没有置身于战场、不曾挨过刀子的文臣,带过兵杀过人的武将反而要更加谨慎。道家主张无为而治,表面上也是与兵家很不对付的,但是生死枯荣即天理,不对付当然是不对付的,却也没有那么不对付。姜赦被困了万年,兵无常势水无常形,等到这位兵家初祖重新出山,他的大道,也跟着

稍稍变了。郑居中如果搬出儒家和道家,对付一般的兵家巨擘,毫无问题,轻而易举。对付姜赦,就要差点意思。”

崔东山说道:“三个郑居中,分别是佛家,农家,医家。别说今天,一教两家,就算再过一万年,还是不会喜欢兵家。”

姜尚真震惊道:“郑先生对佛法也有钻研?”

崔东山点头如捣蒜,笑呵呵道:“郑居中在蛮荒那边一直在研究佛学。周首席这问题,多余了,在山中跟景清老祖待久了,糊涂啦?”郑居中行事风格,一向不可理喻。比如他就是在蛮荒天下合道十四境,硬生生截取偌大一份蛮荒气运,却还能蒙蔽天机,不曾被托月山大祖和文海周密抓到马脚。期间郑居中一直隐匿在作为曳落河藩属门派的金翠城,最终连人带城一起被郑居中搬迁到浩然天下,道号鸳湖的仙人境女修清嘉,赐姓郑。随后整座金翠城都被郑居中划拨给弟子顾璨的扶摇宗,城内有座月眉亭,郑清嘉将其设为禁地,就连宗主顾璨都不得涉足。顾璨对于这种小事,自然不会在意。(注:956章《有

人敲鼓》)

崔东山猜测当下仍然只是来了一个郑居中。

至于其余两个,也该是“一主二副”的道身。

道家。辅以五行阴阳家,再配合以号称“兼儒墨合名法,贯综百家之道”的杂家?

兵家。法家为辅,纵横家再次之?

姜尚真看那战场,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了,瞧得心惊胆战,怎么一进来就看到山主在挨打。

还好还好,与那位兵家初祖打得有来有回的,有这种战绩,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。

传出去都没人敢信。崔东山神色凝重道:“这是因为姜赦还没动真格的……倒也不是,是还没有以兵家初祖的巅峰修为,祭出真正的杀手锏。估计他在等我们上钩呢,不见到我们全部

露面,他就会一直藏拙。”

姜尚真点点头,“我们想要合伙闷了他,坐地分赃。这位兵家初祖,何尝不想毕其功于一役。”

崔东山一摔袖子,哈哈笑道:“不怕,有郑先生在嘛,轮不到我们想东想西,杞人忧天。”

姜尚真细心关注战场,神色复杂,心中叹息一声,跟姜赦这种万年之前跻身天下十豪之列的家伙,干一架?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

要是早个一百年,有人劝他如此作为,姜尚真非把他的脑袋拧下来当尿壶。

相较于夜航船那场不打不相识的问剑,今天不过是多出姜赦和郑居中,熟人居多。

吴霜降与宁姚还有那双活宝,分别笑着点头致意。

还没真正动手,吴霜降就开始议论姜赦那五份武运的归属,道:“郑先生负责收取三份武运,这是他与崔瀺早就约好的利息。”

一位兵家初祖的三份武运,竟然还只是利息?

无法想象郑居中跟崔瀺那桩买卖的“本金”与“收益”分别是什么。

先生无法分心言语,崔东山代为点头答应下来,“没问题。”

吴霜降继续说道:“姜赦从青冥天下取回的那两份,当然得归我。”

“作为这笔买卖的彩头,岁除宫的斩龙台,以及库存全部金精铜钱,都归陈平安。”

“但是需要他自己去拿,去晚了,还能留下多少,岁除宫这边不作任何保证。”

姜尚真神情古怪,喃喃道:“若是掐头去尾,只看这一幕,我们是不是太像反派了?”

崔东山轻摇折扇,意态闲适,不计较周首席的混账话,实则心算不停,问道:“吴宫主出门如此匆忙,连一件咫尺物、装几颗金精铜钱都来不及?”吴霜降说道:“必须空手而来,白玉京如今盯得紧,容易借题发挥。单说外出游历散心,跟姜赦碰上了,狭路相逢,各不让道,一言不合就打杀起来,说得通。就算白玉京不理解,也要捏着鼻子认了。可如果落魄山有了实打实的‘赃物’,估计文庙那边也不好跟白玉京交待。配合岁除宫搅乱青冥大势,这顶大帽子丢过来,

谁都接不住。”

崔东山点头道:“理解。”

有些事可以做不能说,有些事只能说不能做。

吴霜降看了眼那位兵家初祖,再望向郑居中,叹息道:“怎么有种香积寺一役的味道了。”

那处青冥天下古战场遗址,前不久便有道士得道,走了条功德圆满的道路,跻身十四境。

姜尚真茫然。

郑居中置若罔闻。

崔东山只得帮周首席解释几句,大概是一场内讧,两军厮杀,无一士卒不是精锐,元气大伤,王朝国势就此衰败。

崔东山好整以暇,在那充满蛮荒气息的上古大泽道场内,吐出一口雪白茫茫的雾气,如一尾白蛇游走,自缠自绕如打绳结。

与此同时,崔东山小心翼翼从袖中取出一支卷轴,攥在手心,却没有着急打开这件落魄山镇山之宝,剑气长城遗物。

聊天归聊天,姜尚真手上也没闲着,坐镇一座古遗迹炼化而成的“柳荫地”,盘腿坐在蒲团上,张嘴一吐,便有一口刚刚炼化没多久的金色剑丸现世。

扶摇洲一役的白也,镇守白玉京的余斗,还有此时此刻的姜赦。

三场惊世骇俗的围杀,二显一隐。

前两场,都直接影响了天下走势。

不知这一场,又会带给人间怎样的深远影响。

姜赦欲想重返巅峰,恢复兵家初祖修为,便要承担有可能被第二场共斩的劫数?

崭新人间的第一位十五境,哪怕是伪十五境,都要承担极大的劫数。至于第二个,就要轻松许多了。

飞升境合道十四境一事,争先恐后,一步慢步步慢。但是老十四们再往上走,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。

姜尚真神采奕奕,自言自语道:“恰逢其会,与有荣焉。此战若是不死,姜某人也算不枉此生了。”

崔东山瞥了眼始终神色漠然的郑居中,微笑道:“回头我亲自摆摊天桥说书去。”

浩然天下的郑居中,青冥天下的吴霜降,五彩天下的宁姚。这就是三位十四境修士了!

稍微腾出手来,将那陈平安一拳打入地底深处,姜赦依旧神色自若,问道:“你们几个,什么时候勾搭上的。”

白玉京那帮算卦的,不愧是吃素的。只差没有把落魄山翻个底朝天了,还是这般后知后觉?

邹子也真沉得住气,先前在青冥天下逐鹿郡古战场相逢,只字不提。

好问,问出了姜尚真心中最想问的问题,将那勾搭换成结盟更好些。

姜尚真也是十分好奇此事。山主没跟他打过招呼啊。

在那中土文庙泮水县城渡口,郑先生跟自家山主结伴而行,此事倒是世人皆知。

崔东山微微皱眉,下意识揉了揉眉心红痣,思来想去,稍稍宽心几分,不管怎么说,有郑居中和吴霜降助阵,胜算更大。

郑居中去过一趟落魄山,当时老秀才和崔东山都在山上。但是那次相逢,郑居中没有怎么谈正事,至少没有跟他聊到兵家归属。至于郑居中谋求兵家一事,从他让韩俏色返回白帝城多读兵书、她也当真与陈平安购买兵书,崔东山就有所察觉,郑居中有可能对兵家有想法,但是崔东山还真

算不出郑居中会这么直截了当,直接就要干死姜赦。

扶龙变成了造反?不比凡俗夫子心思繁芜的起心动念,起起落落没个定数。大修士的心思一动,往往会直接牵扯到一时一地的命理变化,宗门气数、王朝国势甚至是一洲气运都要

跟着有所动静,真正得道之士的某个决心,此事恰似那市井俗子的“破相”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不知是谁说过一个形容,大修士道心一起,天地就会还以颜色。

姜尚真此刻还是一头雾水,自家山主怎么就跟姜赦打生打死了。

倒是不耽误周首席接下来果断出剑。此战过后,小陌还怎么跟自己争首席?

天地中央的战场上,陈山主与那姜赦两道模糊身影每次相撞,都会激荡起周边无穷拳意,导致整座天地都跟着摇晃不已。

姜尚真置身于道场小天地都觉得耳膜震动,气闷不已,忍不住以心声问道:“崔老弟,我行不行啊?怎么感觉要凑数。”

感觉往那战场丢个止境武夫或是飞升境修士进去,根本不够看。可别帮倒忙。

崔东山没好气道:“别怀疑,要是那把新得飞剑不济事,老观主有意拿你开涮,你就是个凑数的。”

姜尚真一时语噎,有些心虚,“你呢?”

崔东山微笑道:“我可以朝姜赦满嘴喷粪,用言语乱他道心。”

姜尚真本想附和几句,只是见那崔东山嘴上调侃,神色却是无比肃穆,难得见到这般形容的崔东山,姜尚真便开始闭目养神。今天的郑居中实在太怪了,崔东山总觉哪里不对劲,好像临时想起一件紧要事,自言自语道:“难道想岔了?这家伙也要起一条归拢众多支流、重整道统的……崭

新大渎?!”

诸子百家,几乎都有一两位众望所归的祖师爷,对自身道统拥有持续深远的影响力,例如商家的范先生。

阴阳家,有中土陆氏和邹子各占半壁江山,双方针锋相对。此外小说家,农家、药家等,也能融洽共处。即便是与儒释道统称“三教一家”、能够单独从诸子百家中摘出来的兵家,中土祖庭汲县磻溪与天下武庙一起尊奉姜太公为主祭,拥有七十二位历代名将作为从祀

,共享人间武运香火。

唯有法家,是个特例。一直没有名正言顺的祖师爷,导致法家更像一个松散的学派,代代有高人,但是历史上能够善终的法家,屈指可数。这也使得法家一直陷入实与名不与的尴尬处境,得势之时极其强势,比任何显学更有世俗权柄,但是往往昙花一现,朝令夕改,无法长久。再者法家内部道统始终无法统一,宛如经常江河改道,侵吞支流,主干河道与支流混淆不清。比如宝瓶洲青鸾国那位大都督韦谅,就是一位被崔瀺相当倚重的法家名士,曾经帮助老王八蛋立碑一洲山巅,功勋卓著,前不久担

任大骊陪都的刑部尚书。若是询问韦谅“家法”如何,相信韦谅也很难说自己具体是师承法家某一条道脉。

崔东山神色凝重,暂时按下心头疑惑,亏得郑居中是在己方阵营,不然有的头疼了。

吴霜降法相将天地大道缺漏一一补上,免得被姜赦随随便便走脱了。

真身站在法相肩头,吴霜降俯瞰远处战场,手中多出了一件貌似青铜材质、锈迹斑斑的古老兵器,横刃。

吴霜降盯住那位兵家初祖,“强梁者不得其死,好胜者必遇其敌。旧路不通,该易帜了。”

别说是局中人的姜赦,便是姜尚真这种暂作壁上观的看客,都觉吴霜降一句话,杀气腾腾。让他都感到阵阵冷意,背脊生寒。

先不谈郑居中,吴霜降曾是武庙陪祀名将,与姜赦同是兵家,当然是半个“自己人”,无非是这条兵家道脉历史的上游与中游。

故而此战,不管影响天下大势有多深远,只说当下,别看吴霜降言语神色如何随意,此战何其孤注一掷,何等杀机四伏。

郑居中不言不语,只是朝吴霜降点点头,示意可以动手了。

我自会兜底,负责对付姜赦用以换命的杀手锏。

吴霜降心领神会。

今日一战,共斩姜赦,篡其位,夺其名,得其实。

新旧争道。入室操戈!